绿色产品认证是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由国家推行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制度。按照统一目录、标准、评价、标识的要求,将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整合为绿色产品。目前已初步建立起系统科学、开放融合、指标先进、权威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绿色产品认证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绿色产品认证相关制度和发展情况,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受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委托,中国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秘书处、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督管理》(半月刊)于2022年4至5月开展了“绿色产品认证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自本期起,将陆续选刊优秀征文作品,以期为绿色产品认证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经验与启发。

绿色产品认证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提升市场绿色产品供给、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以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立足全省经济发展大局,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通过推动绿色产品认证等一系列工作举措,全面加强绿色产品认证的推广和监管,构建全省“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省获绿色产品认证证书644张,在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认证、建材认证、快递包装认证、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绝热材料认证等领域获证情况全国领先,获证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稳步提升,质量认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
发展现状
绿色产品认证协同推进机制逐步建立。省市场监管局深度谋划,协同各领域行业主管部门推动省绿色产品认证推广应用,牵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出台《关于推进实施全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的意见》,联合成立山东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推广工作组,统筹谋划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组织实施。成立绿色建材专业委员会,开展行业政策、技术及信息交流培训活动。会同省发展改革委、邮政局等部门出台《山东省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实施意见》,加快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在邮政快递业的应用。
绿色产品认证引领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如,临沂市的木材加工是当地优势特色产业,拥有旋皮、板材、家具等产业链条齐全和黏合剂、木业机械等配套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就此,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争取经费及奖补配套政策,为绿色产品认证提供经费保障,当地企业通过开展绿色产品认证,产品品牌价值和企业发展空间双双得到提升。又如,青岛市积极推动开展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获批全国首批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试点城市之一。潍坊市某铝业集团的3种隔热铝型材产品获得全国首张隔热铝型材三星级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系列举措均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存在问题
社会采信度仍有待提高。绿色产品认证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但目前公众对绿色产品认证和绿色产品的了解程度、接纳程度还比较低。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差异大,大部分消费者听说过“绿色产品”“绿色产品认证”等概念,但在采购时很少做倾向性选择。实际上,绿色产品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管控等方面均有严格限制,生产成本高于普通产品,企业增加了生产投入却得不到广泛认可,参与积极性大大降低,不利于制度的有效推广和规范发展。
绿色产品认证标准体系有待完善。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体系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对组织层面和产品层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和覆盖资源、能源、环境、品质的评价指标要求。目前部分评价标准内容较宽泛,在实施评价的具体过程中针对性不强,技术指标不够明确。如T/CECS 10032-2019《绿色建材评价 保温系统材料》中仅包括岩棉等8类传统产品,而当前在全国市场上已广泛应用的产品包括“真空绝热板(国标GB/T 37608-2019《真空绝热板》、行标JGJ/T 416-2017《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应用技术规程》)”“聚合聚苯板(AEPS)(行标JG/T 536-2017《热固复合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等并未纳入其中,因此无法参与认证活动,将影响建筑行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对新技术、新产品采信和推广工作。
本文标签:
ISO9001质量管理